數字式局部放電檢測系統在電場作用下,絕緣系統中只有部分區域發生放電,但尚未擊穿,(即在施加電壓的導體之間沒有擊穿)。這種現象稱之為局部放電。局部放電可能發生在導體邊上,也可能發生在絕緣體的表面上和內部,發生在表面的稱為表面局部放電。發生在內部的稱為內部局部放電。而對于被氣體包圍的導體附近發生的局部放電,稱之為電暈
1. 電場不均勻。
2. 電介質不均勻。
3. 制造過程的氣泡或雜質。*經常發生放電的原因是絕緣體內部或表面存在氣泡;其次是有些設備的運行過程中會發生熱脹冷縮,不同材料特別是導體與介質的膨脹系數不同,也會逐漸出現裂縫;再有一些是在運行過程中有機高分子的老化,分解出各種揮發物,在高場強的作用下,電荷不斷地由導體進入介質中, 在注入點上就會使介質氣化。
1、非電測法:
(1)超聲波比通常人耳可以聽見的聲波頻率要高一些,特性與聲波差不多。超聲波在氣體和液體中以縱波傳播,而在固體中則以橫波傳播,這樣就存在有表面波,因此對同一種固體物質,在各方面超聲波傳播的速度就會不相同。 利用超聲波檢測技術來測定局部放電的位置和放電程度,這種方法簡單,不受環境條件限制。但靈敏度較低,不能直接定量,而且頻率的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衰減很大,頻率越高衰減的就越快,造成定位不準;超聲波的波長較短,因此它的方向性較強,從而它的能量較為集中,也就是說它對于方向性有很好的鑒別能力,而且它還有個獨特的優點,即他可在試品外殼表面不帶電的任意部位安裝傳感器,可較準確地測定放電位置,且接受的信號與系統電源沒有電的聯系,不會受到電源系統的電信號的干擾。所以在進行局部放電測量中當發現變壓器有大于5000pc的故障放電,超聲波測量方法常用于放電部位確定及配合電測法的補充手段。
(2)光檢測法: 只有透明的介質才宜用光檢測法,但該方法靈敏度較低,局限性大,較適合于檢測暴露在外表面的電暈放電。
(3)熱檢測法 由于局部放電的放電會發熱,當故障較嚴重時,局部熱效應是明顯的,可用預先埋入的熱電偶來測量各點溫升,從而確定局部放電部位。但靈敏度太低且不能定量。
(4)放電產物分析法: 油紙絕緣材料在局部放電作用下會分解產生各種氣體,用色譜儀分析儀測量高壓設備油中產生的微量可燃性氣體,從而推斷局部放電的程度。
2、電測法
(1)無線干擾測量法(RIV法)局部放電產生的脈沖信號頻譜很寬,從幾千赫到幾十兆赫,故利用無線電干擾儀,通過試品兩端直接耦合,測量試品局放電脈沖信號。
(2)放電能量法:局部放電伴隨著能量損耗,可以用電橋來測量一周期的放電能量,或用微處理機直接測放電功率。
(3)脈沖電流法(模擬局放儀和數字局放儀):由于局部放電產生的電荷交換,產生高頻電流脈沖,通過與試品連接的檢測回路產生電壓脈沖,將此電壓脈沖經過合適的帶寬放大器放大后由儀器測量或顯示出來。靈敏度高,是目前國際電工委員會推薦進行局部放電測試的通用方法。
測試線路:并聯法、串聯法、平衡法
檢測阻抗:RC型:當電容C較小時,檢測阻抗上的波形與流過被試品的脈沖電流相似,但其頻帶較寬、噪聲較大,被試品的工頻充電電流大時使檢測阻抗上工頻分量不能完全濾除,從而影響測量。RIC型:對局部放電脈沖檢測有很高的靈敏度,而對被試品工頻的充電電流呈現低阻抗,頻帶較窄,噪聲水平較低。缺點是波形呈現震蕩,但適當選擇R(2-3kΩ)可使震蕩阻尼抑制,所以普通采用RLC型檢測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