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時期,能源保障和氣候變暖問題日趨嚴峻,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清潔化、低碳化變革已成大勢所趨。在踐行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目標過程中,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提升可再生清潔能源占比已成重要舉措。然而,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的間歇性和波動性,給電網帶來巨大轉型挑戰,亟需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多能互補的新型電網,電網更清潔、更柔性、更智能的特征將愈加明顯。
在能源轉型背景下,數字化和智能化加快賦能新型電力系統,也正在更大程度上助力“鄉村振興”的持續推進。近年來,農村用電量加速增長,鄉村產業的持續升級和農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對高品質可靠供電的需求也更加強烈,但電網面臨的難題則極為顯著:
第1,農村具備大量的屋頂資源,風光等新能源不穩定,大規模接入增加了電力系統的不確定性和復雜度,對電網保障、穩定運行構成威脅;
第2,農業生產電氣化不斷推進,因地制宜向電制茶、電烤煙等特色產業發展,用電規模持續擴大,電網復雜性加劇,鄉村電力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電力資源的可靠供給不足,直接影響農村現代化建設工作開展;
第3,很多農村地區的電力數據采集能力有限、可靠性信息統計仍部分依賴人工,數據及時性、完整性、準確性難以保障,影響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4,農村電網損耗及電能質量問題在整張網中往往是處于突出位置。未來,農村配電臺區還將涉及更多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充電樁、儲能等不同且多樣的并網設備,依舊沿用傳統的監測管控方式,在電網運維、通信傳輸、主站系統信息處理等方面存在較大壓力,不利于清潔能源消納和農村特色產業升級。

第1章 概述(WBXF多電流量程蓄電池放電機質量高,價格低)
1.1 綜述(WBXF多電流量程蓄電池放電機質量高,價格低)
本儀器是針對整組12V-600V蓄電池系列測試,不同規格型號對整組要求不同,具體根據儀表為準。單體電池電壓為1.2V-12V的鉛酸蓄電池組進行測試的專用儀器。儀器采用當前先進的測試技術原理,在新技術、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應用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是根據國家有關測試與維護規程要求所設計,對蓄電池進行性能檢測的專業測試儀器。該儀器放電功率大,體積小,重量輕,上位機數據管理軟件功能齊全,大大減少了蓄電池日常測試維護的工作量。為電池和UPS電源維護提供全方位科學的檢測手段。
1.2 主要功能特點(WBXF多電流量程蓄電池放電機質量高,價格低)
儀器采用觸摸屏操作,直接使用觸摸筆或者手指即可操作界面。
存儲數據方式有內部存儲和外部SD卡存儲方式,自行選擇。
具有過壓、過流、過熱等保護功能。
在線監測功能:在電池組處于在線放電、均充、浮充等狀態下,對電池組及單節電池進行實時的監測;包括整組電壓、單節電池電壓、整組充放電電流、整組充放容量、監測時間等;
放電測試功能:在電池組脫離系統后利用智能假負載進行恒流或恒功率放電,或者利用智能假負載與用戶設備并接進行恒流放電。設定好“放電電流”、“放電時間”、“放電容量”、“整組終止保護電壓”、“單體終止保護電壓”等參數,測試儀便自動執行放電功能,并實時顯示放電電流、電池已放容量、整組電壓、單節電池電壓、放電時間等數據;放電測試過程中可對放電參數進行修改。當電池組達到終止放電電壓設定值、終止放電容量設定值、終止放電時間設定值、任一單體電池電壓低于終止單體電壓設定值或人為進行終止操作均可停止放電測試。單體電壓終止條件也可設置為只報警不終止。
容量快測功能:(選配)在電池組脫離系統后利用智能假負載進行放電,只需3~20分鐘便可測出電池組中每一節電池的實際容量、內阻、性能狀況(正常、落后、劣化)等;
在測試過程中當檢測到整組或者單體電池異常、測試儀工作異常時,測試儀自動終止測試,以便對電池進行保護。測試儀采用監控部分與功率部分一體化設計,功率部分采用新型高功效器件。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操作簡單,流程清晰,每一步操作均有簡體中文提示。
高亮度彩色屏幕液晶顯示器,顯示效果清晰優美。
上位機數據管理軟件功能強大,界面友好,提供數據管理、打印、分析、報表統計、自動生成測試報告等功能。
1.3技術指標:(WBXF多電流量程蓄電池放電機質量高,價格低)
規格
|
輸入
電源
V、Hz
|
輸入
功率 kVA
|
輸入
電流 A
|
輸出
電流
DC A
|
匹配蓄電池
|
外形尺寸
mm
|
凈
重 量
kg
|
V
|
Ah
|
8.5h-11h
|
E24V/20A
|
220V
|
0.75
|
3.4
|
20
|
24
|
115-160
|
240×350×260
|
21.0
|
E24V/25A
|
220V
|
0.9
|
4.3
|
25
|
24
|
145-200
|
240×350×260
|
21.0
|
E24V/30A
|
220V
|
1.1
|
5.1
|
30
|
24
|
175-240
|
240×350×260
|
21.0
|
E24V/40A
|
220V
|
1.5
|
6.8
|
40
|
24
|
230-320
|
240×350×260
|
23.5
|
E24V/45A
|
220V
|
1.7
|
7.7
|
45
|
24
|
260-360
|
240×350×260
|
23.5
|
E24V/50A
|
220V
|
1.9
|
8.5
|
50
|
24
|
290-400
|
240×350×260
|
25.5
|
E24V/55A
|
220V
|
2.1
|
9.4
|
55
|
24
|
320-440
|
240×350×260
|
25.5
|
E24V/65A
|
220V
|
2.4
|
11.1
|
65
|
24
|
375-520
|
280×430×310
|
32.5
|
E24V/80A
|
220V
|
3.0
|
13.6
|
80
|
24
|
464-640
|
466×361×785
|
40.0
|
E36V/30A
|
220V
|
1.7
|
7.7
|
30
|
36
|
175-240
|
240×350×260
|
23.5
|
E36V/35A
|
220V
|
2.0
|
8.9
|
35
|
36
|
200-280
|
240×350×260
|
24.5
|
E36V/40A
|
220V
|
2.3
|
10.2
|
40
|
36
|
230-320
|
240×350×260
|
24.5
|
E48V/25A
|
220V
|
1.9
|
8.5
|
25
|
48
|
145-200
|
240×350×260
|
24.5
|
E48V/30A
|
220V
|
2.3
|
10.2
|
30
|
48
|
175-240
|
240×350×260
|
28
|
E48V/35A
|
220V
|
2.6
|
11.9
|
35
|
48
|
205-280
|
240×350×260
|
28
|
E48V/45A
|
380V
|
3.4
|
8.9
|
45
|
48
|
260-360
|
466×361×785
|
42
|
E48V/55A
|
380V
|
4.1
|
10.9
|
55
|
48
|
320-440
|
466×361×785
|
46
|
E48V/65A
|
380V
|
4.9
|
12.8
|
65
|
48
|
375-520
|
466×361×785
|
50
|
E48V/80A
|
380V
|
6.0
|
15.8
|
80
|
48
|
465-640
|
466×361×785
|
56
|
E72V/25A
|
220V
|
2.8
|
12.8
|
25
|
72
|
145-200
|
280×430×310
|
35.5
|
E72V/30A
|
220V
|
3.4
|
15.3
|
30
|
72
|
175-240
|
280×430×310
|
35.5
|
|
|
|
|
|
|
|
|
|
輸入電源為三相AC(3/PE)(WBXF多電流量程蓄電池放電機質量高,價格低)
注:特殊要求,特殊規格,我們將另行定制!
代碼E:單相AC(1/N/PE)或二相AC(2/PE)
代碼D:三相AC(3/PE)
隨著數字技術與能源技術的深度融合,數字化、智能化將加快賦能新型能源系統,加速推進電網逐步向數字化、智能化兼容互補轉變,這一過程的核心是發揮好電網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重點是通過數字化技術將“消納負擔”轉變為“支撐資源”。
第1,數字化和智能化支撐源網荷儲協同控制。傳統電力系統的數字化技術主要用于發揮數據的生產要素和運維管控作用,在光伏、風電、儲能和多元負荷等并網背景下,新一代數字化技術加強電網、電源和用戶資源相互有機耦合,每一個分布式智能電網都是一個獨立的電力系統,具備靈活性、自洽性、適應性、智能性,采用互聯網的協議、即插即用和異構兼容等技術形成開放架構,支撐源荷儲充的規?;憬莶⒕W和快速互動,提升電網靈活性和韌性。
第2,助力構建數字化技術驅動的鄉村電網升級改造,滿足對電網電能質量和可靠性要求,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部署。首先,通過海量數據挖掘分析,高度智能化決策、數字化控制,支持有效聯動、有機融合,可實現電力系統可靠穩定運行,資源大范圍優化,構建廣泛互聯、智能互動、可靠可控的新型電力系統,提升電力系統整體利用效果。其次,通過全方位深化智能感知、大數據融合技術,逐步提升農網的主動優化控制、靈活高效運行,適應多元化負荷發展趨勢,滿足農村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第3,構建以數字為尺的綠色低碳價值體系,實現以數字化技術為重要依托的分布式智能電網。分布式智能電網的構建,亟需一套以數字為尺的綠色低碳價值體系,形成“數字-能量-碳排放”的立體價值標簽,引導清潔能源有序并網,形成能源低碳流,讓低碳節能與收益、效率形成強相關。同時,借助智能傳感、萬物互連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滿足分布式資源接入后的可觀、可測、可控、可調,同時強化電網對于能量流和碳流的感知能力,精準感知源、荷、儲、充的靈活潛力,充分挖掘傳統電網的調節能力。
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將在盤州羊場打造“數”“智”融合的“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一方面,面向分布式能源資源在形式和通信方式上的異構趨勢,啟動多能源、多場景和多尺度下的邊云協同技術研究和終端設備研發,形成支撐大量分布式能源資源通信的分層分群結構和主動同步技術;另一方面,構建分布式光伏監控主站,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將電網資產和分布式能源資源形成深度關聯,支撐對于源網荷儲充等分布式資源的可觀、可測、可控、可調,充分發揮電網的平臺作用,為推進能源整體清潔化打造數字化底座。
揚州萬寶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