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除了在新能源供給上持續發力,加強消費側節能降耗挖潛也在增強電網調節能力、助力能源低碳轉型大有可為。
作為受端電網,國網浙江電力重視空調負荷控制并通過負荷現狀、技術路線、配套政策、規劃推進等四個方面,探索空調負荷近中遠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推動空調負荷資源高層次集聚和靈活調節能力高水平發展,高效發揮響應資源的可調潛力和商品價值,以區域點上突破,指引省域面上推廣。
杭州作為省會城市,電力負荷呈現出本地電源少、工業負荷少、居民客戶多、重要客戶多等特點。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通過全方位分析各類空調負荷情況,分類建立空調負荷資源池,篩選形成理論可調節的工業負荷18萬千瓦、商業負荷64萬千瓦、公共建筑負荷6萬千瓦響應資源池。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試點建成濱江低碳數智園區,在不影響體感溫度的情況下,將空調負荷短時調控能力提高至20%,通過構建不同建筑材料、環境溫度下空調設定溫度與空調負荷的耦合模型,結合統一控制、柔性調控兩種模式,實現亞運村3000余臺空調的1萬千瓦負荷“看得到、調得動”。
截至目前,浙江全部地市和區縣的政府部門已出臺文件,支持空調柔性可調建設、使用管理。當前,國網浙江電力正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建立健全“數字化+網格化”“市場+行政”空調調控工作機制,深化“一鍵響應”應用與感知能力,力爭今年夏季實現壓減300萬千瓦制冷負荷。
2023年,國網浙江電力還將深化空調負荷規劃合理性分析。分析預測未來浙江空調負荷總量和可調潛力,根據浙江十年電力供需平衡分析,從規劃角度提出中長期空調負荷可調能力建設需求,明確建設計劃和合理路徑。

第1章 裝置特點與參數(WBFA-5000互感器校驗儀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
在傳統基于調壓器、升壓器、升流器的互感器伏安特性變比極性綜合測試儀基礎上,廣泛聽取用戶意見、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深入進行理論研究之后研發的新一代革新型CT、PT測試儀器。裝置采用高性能DSP和FPGA、先進的制造工藝,保證了產品性能穩定可靠、功能完備、自動化程度高、測試效率高、在國內處于先進水平,是電力行業用于互感器的專業測試儀器。
1.1 主要技術特點(WBFA-5000互感器校驗儀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
功能全方位,既滿足各類CT(如:保護類、計量類、TP類)的勵磁特性(即伏安特性)、變比、極性、二次繞組電阻、二次負荷、比差以及角差等測試要求,又可用于各類PT電磁單元的勵磁特性、變比、極性、二次繞組電阻、比差等測試。
現場檢定電流互感器無需標準電流互感器、升流器、負載箱、調壓控制箱以及大電流導線,使用極為簡單的測試接線和操作實現電流互感器的檢定,極大的降低了工作強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現場開展互感器現場檢定工作。
可精準測量變比差與角差,比差*大允許偏差±0.05%,角差*大允許偏差±2min,能夠進行0.2S級電流互感器的測量,變比測量范圍為1~40000。
基于先進的變頻法測試CT/PT伏安特性曲線和10%誤差曲線,輸出*大僅180V的交流電壓和12Arms(36A峰值)的交流電流,卻能應對拐點高達60KV的CT測試。
自動給出拐點電壓/電流、10%(5%)誤差曲線、準確限值系數(ALF)、儀表保安系數(FS)、二次時間常數(Ts)、剩磁系數(Kr)、飽和及不飽和電感等CT、PT參數。
測試滿足GB1208(IEC60044-1)、GB16847(IEC60044-6) 、GB1207等各類互感器標準,并依照互感器類型和級別自動選擇何種標準進行測試。
測試簡單方便,一鍵完成CT直阻、勵磁、變比和極性測試,而且除了負荷測試外,CT其他各項測試都是采用同一種接線方式。
全中文動態圖形界面,無需參考說明書即可完成接線、設置參數:動態顯示參數設置,根據當前所選的試驗項目自動顯示其相關參數;動態顯示幫助接線圖,根據當前所選試驗項目,顯示對應的接線圖。
5.7寸圖形透反式LCD,陽光下清晰可視。
采用旋轉光電鼠標操作,操作簡單,快捷方便,極易掌握。
面板自帶打印機,可自動打印生成的試驗報告。
測試結果可用U盤導出,程序可用U盤升級,方便快捷。
裝置可存儲1000組測試數據,掉電不丟失。
配有后臺分析軟件,方便測試報告的保存、轉換、分析,可以用于試驗數據的對比、判斷與評估。
易于攜帶,裝置重量<9Kg。
1.2 面板說明(WBFA-5000互感器校驗儀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
WBFA-5000互感器校驗儀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面板結構如右圖接線端子從左向右:
紅黑S1、S2端子:試驗電源輸出
紅黑S1、S2端子:輸出電壓回測
紅黑P1、P2端子:感應電壓測量端子
液晶顯示屏:中文顯示界面
微型打印機:打印測試數據、曲線
旋轉鼠標:輸入數值和操作命令
1.3 主要技術參數(WBFA-5000互感器校驗儀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
LYFA-5000
|
測試用途
|
CT, PT
|
輸出
|
0~180Vrms,12Arms,36A(峰值)
|
電壓測量精度
|
±0.1%
|
CT變比
測量
|
范圍
|
1~40000
|
精度
|
±0.05%
|
PT變比
測量
|
范圍
|
1~40000
|
精度
|
±0.05%
|
相位測量
|
精度
|
±2min
|
分辨率
|
0.5min
|
二次繞組電阻測量
|
范圍
|
0~300Ω
|
精度
|
0.2%±2mΩ
|
交流負載測量
|
范圍
|
0~1000VA
|
精度
|
0.2%±0.02VA
|
輸入電源電壓
|
AC220V±10%,50Hz
|
工作環境
|
溫度:-10οC~50οC, 濕度:≤90%
|
尺寸、重量
|
尺寸365 mm×290 mm×153mm 重量<10kg
|
浙江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立足資源匱乏型大受端電網實際,聚焦系統調節能力提升和綜合能效水平提高“兩大目標”,持續推動源網荷儲互動,提升電網調峰調頻能力,也成為必然趨勢。
可再生能源是“開源”的主要增量,但由于其天然的“不確定性”,其規模化開發利用需要儲能、調峰填谷、源網荷儲深度協同融合等調節技術的支持。
在電源側,浙江電網正努力推動能源供給多元利用,積極發展分布式光伏,在工業園區、商場、光伏建筑一體化場景合作開發;開展風電集中式開發,打造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同時因地制宜發展多品類電源,科學有序布局大型氣電、核電和抽蓄,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
在電網側,浙江電網正在推動電網發展彈性升級,加快構建“一環四直”特高壓主網架,統籌跨區域互聯電力通道建設,消除電力輸送瓶頸,提升省間互濟支撐能力。建設實時感知、廣泛互聯、可靠的高彈性配電網,同時積極發展智能微電網,推動電網向區域平衡和柔性互聯演進,提升電網適應新能源消納的動態穩定水平。
在負荷側,浙江電網推動負荷用能提質增效,深入挖掘工業生產、商業樓宇和居民生活等負荷側可調資源,釋放數據中心、5G基站、空調負荷等領域可調潛力。此外,浙江將推動終端電能有序替代,實現能源高效利用,構建以電為中心,清潔高效、智能互動、開放共享的現代能源消費體系。
在儲能側,浙江電網正在推動多類型儲能協同發展,統籌區域電力系統可靠穩定運行需求,有序推進抽蓄電站建設,同步推動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技術多元化應用,優化布局儲能項目,發揮儲能在新能源消納、削峰填谷、增強電網穩定性和應急供電等方面的作用。
未來,國網浙江電力還將大力推動能源流、數字流、價值流“三流合一”,構建適應新型能源體系的“浙江數智能源互聯網”,實現能源供給低碳智慧、能源配置可靠智能、能源服務便捷智享、能源管理高效智治。
揚州萬寶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